人才专访⑤|从普通工人到侨都工匠,用勤奋和技术走出别样人生路——专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先勇
“今后,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谦虚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工业立国,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4月27日,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摩托”)设备维修班班长何先勇在全市劳模代表座谈会上言表初心决心。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何先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份沉甸甸的殊荣,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这不仅是进步的起点,亦是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动力。”何先勇如是说。
从普通工人到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何先勇始终坚守“责任心、执行力、上进心”的人生信条,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梦想。近日,记者走进大冶摩托,聆听何先勇荣誉背后的艰苦奋斗故事。
努力上进追逐专业技艺最高点2013年,是何先勇人生的分水岭。这一年,他从南昌航空大学毕业,来到大冶摩托工作。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来公司不到三个月,带领维修班的师傅因自身原因离职,车间的维修工作落在了何先勇的身上,这让他一时间有点不知所措。“从学校到工作需要有个过渡,这完全是‘赶鸭子上架’,那时候什么也不懂,只能靠自己不断摸索,照着手册、说明书查,查完就干。”何先勇说。记得有一次,涂装车间关重设备燃烧机出了问题,何先勇拿着说明书,对照机器反复检查,在书上做好标记,从下午5点一直忙到凌晨2点,最终找到问题根源,快速处理,助力车间恢复生产。凭借对技术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何先勇坚持挑战自我,突破自我,锲而不舍完成本职工作。“从不会到会,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谈起此事,何先勇感慨万千。“虽然当时可以请厂家过来维修,但不仅等的时间更长,费用也更高,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帮公司降低成本,所以这些事情我们必须学会,并第一时间执行,承担这份责任。”“技能是产业工人的立业之本,他脑子灵活,喜欢琢磨,不仅有很强的执行力,抗压能力也很强,面对突发事件不慌张,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保障工程师梁忠寿是何先勇的良师益友,虽在不同一个岗位,年龄也相差十几岁,但谈起这位年轻伙伴赞不绝口。在梁忠寿的记忆中,何先勇每次下班后都会拿着厚厚一沓资料、书籍查阅研究。平时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他还会谈论设备维修的问题,积极请教师傅前辈,与团队共同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在大冶摩托工作的十年来,何先勇依然坚持着大学期间好学的品质,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和提高动手能力,追求上进。2017年获维修电工技师(二级),2019年-2021年,他在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学习,2019年获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一级),同年获特种作业操作证(高压电工作业),2020年被认定为江门市高层次人才(三级),2022年被评为江门市侨都“百优工匠”。从事设备维修,安全隐患治理是重中之重。于是,他对自动化程度低下、工伤频发的设备进行改造,提高效率,减少工伤,做到一人操作多台设备。以智能设备改造类为例,何先勇应用空压机智能控制系统,使空压机系统根据生产用气量多少自动开启空压机数量和整频率大小,达到节能降耗、保障生产效果。同时,运用电脑、手机端可视化,对各个运行参数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率,降本增效的效果十分突出。
“我们经常在高温、高空、高压、噪音、旋转的环境下工作,在高低压设备中穿行,处处充满危险,这更加需要自己专业、高效、专注、协同、有经验……”何先勇告诉记者,在平时的会议上,他经常花一个多小时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因为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公司的损失,更会有生命危险。”严管就是厚爱、放松就是伤害,这是何先勇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如今,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庭,买了新房,何先勇依然以厂为家,住在公司的员工宿舍,节日假期依然坚守岗位,坚持加班加点,一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马上到现场处理。他说:“时间就是金钱,就是生命,我所在的维修班是公司的关键岗位,一旦出了问题,将会影响整个产线的运转,有时候还会危及人身安全。作为班长,我应该坚守在一线。”发扬“传帮带”精神扛起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一个人有技术,自己有前途;一代人有技术,国家有前途。作为从车间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工匠,他深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在个人技能不断提升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也要扛起培养青年人才的责任,当好青年成长路上的“灯塔”引航人。目前,何先勇所在的团队共有12人。工作时间,他带着徒弟跑现场,经常带领团队到厂家学技能、长知识;下班了,他还会根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开小灶”,同事之间分享工作经验和学习心得。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发扬“传”“帮”“带”精神,经常鼓励新员工考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做到言传身教。薪火接续,传承匠心,护航企业发展。近年来,大冶摩托产业不断创新突破、做大做强,不仅在安全生产方面持续稳定,从设计、专项模具开发到关键零部件生产等全部实现自主完成,连续多年获得CF奖金奖,并多次亮相广交会,向世界展现“江海制造”。近期,江海区出台了实用型人才政策,这令何先勇十分欣喜。十年来,何先勇扎根一线,与大冶摩托一起成长突破,深知技术人才对企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江海区出台了不少优才政策,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我也享受到‘优才卡’政策的红利,在工作中,我也会向年轻工人推介我区的各项政策,让更多优秀人才集聚江海,留在江海,发展江海。”何先勇如是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何先勇身上展现出的是产业工人青年一代的风采,他们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他也用自身的成长经历证明了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有更广阔的舞台,做技术工人大有可为。来源:江门日报讯(记者/陈婵)